你是如何被 《未来简史》“洗脑”的?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书评君小Tips
闲暇时不知道看什么书?点击“书单”给你推荐
安静时不知道如何修心?点击“氧气”读点书吧
寂寞时不知道如何排遣?点击“文化”查看文化动态
本周《深港副刊》征稿主题:
我与祖先的对话
(具体要求、稿费、投稿方式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期关键字▽
未来简史
2017新年伊始,就有一本书未出先火,这就是鼎鼎大名的《未来简史》。这本书早在上市之前就开始在各大平台展开预售,据说目前中文版销量已经破百万。这种狂热的态势让人有一种谁不买《未来简史》,谁就会被未来抛弃的感觉。在图书界,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一本能激起全民阅读和讨论热情的社科著作了。在这股热浪势头仍猛之时,我们不妨冷静地剖析一下:它凭什么这么火呢?
你是如何被 《未来简史》“洗脑”的?
文 | 谢晨星
尤瓦尔·赫拉利 著 / 林俊宏 译 / 中信出版社 / 2017年1月
《人类简史》打下的基础好
说到《未来简史》,就不得不说到该书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上一本书《人类简史》。
2014年末《人类简史》出版后迅速风靡以色列,很快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全球畅销。这本书以极简的叙述手法,讲述了从几十万年前人类出现到今天的历史。
在书中,赫拉利认为人类祖先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并统治地球,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的虚构能力,并且人类现存的一切——国家、宗教、企业等都是虚构出来的现实,是一种基于想象的共同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共同认知,人类才能够有效协作,成为地球的主宰。
这本书视角独特,尤其是关于“人类的一切都是虚构的”描述,给无数读者“洗脑”,让他们似乎窥视到了人类社会运行的秘密机关。
其实,《人类简史》中的观点并不新鲜,甚至与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中的观点大量重合,但因为赫拉利写得通俗易懂,很快被读者接受并广为传播。
“人类”之后,就是“未来”
火了的不仅是书,还有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出生于1976年,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教授。对于他在《人类简史》之前的著作,我们并没有查到太多资料。但在《人类简史》之后,他被视为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并且奔赴全球各地进行演讲。
尤瓦尔·赫拉利
因此,在“人类”的议题之后,赫拉利所推出“未来”议题,也随之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人们很想知道,这位洞悉人类历史真相的学者,是如何看待未来的。
而赫拉利将其在《人类简史》的写法贯之《未来简史》中,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些科学实验,以此佐证自己的观点,并继续“烧脑”。
在书的第一章,他所描绘的未来,可以说就是人类几千年来所憧憬的终极梦想——饥荒、瘟疫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更复杂更宏伟的新议题:长生不死、幸福快乐和化身为神。这个描述,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兴趣,让人渴望继续读下去。
演讲中的尤瓦尔·赫拉利
未来,普通人可能没有存在必要
但这次,赫拉利做的不只是“烧脑”,而是直接否定了人类的“脑”。随着未来的一步步推进,他用大量的“科学实验”来证明,人其实并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就像每个电化学反应都是由前一个事件决定的,原子随机运动也不是自由意志做出的决定。
同样,人的选择不过是生物预设或是随机事件,通过药物或基因工程就能操纵甚至控制人的欲望。因而,“生物只是一种算法,每种动物的进化也都是算法的集合”。
就像很多科幻电影的剧情那样,人类未来进化的方向似乎将向着数据化方向发展。但在赫拉利所写的未来,人类不再有自己的决定,人类个体将不再具有权威,而是都由外部算法来管理。到那时,人文主义将被数据主义所取代,数据主义将人类体验视为数据模式,从而进一步破坏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自由主义,也破坏人之为人的意义来源。
这个时候,大多数的普通人,即将被淘汰,而少量的“超人类”即“智神”将与数据主义继续对抗,当然他们或许也已经失去了自由意志。在和数据的共存与对抗当中,随着数据主义的不断扩张,“超人类”也将变成被淘汰的普通人。
其实,这些关于未来的预测,我们很早就从阿西莫夫等作家的科幻作品中读到过,但因为是科幻小说,读者只觉得思维开阔,脑洞大开,但并不会信以为真。
而这一次,赫拉利以一位严肃历史学家的身份,将这些推测写入《未来简史》,虽然让人感到“三观被颠覆”,但由于有脑神经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大量“科学实验”的佐证,又让读者不由得将信将疑,这也是一种“洗脑”。
简史顺应“快节奏、碎片化”
除却书的内容,我们还应该关注书的形式。
以往我们看到的历史书籍,多是大部头巨著,阅读任何一部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与快节奏、碎片化的当今时代是不兼容的。而从《人类简史》兴起的“简史”热,打破了这种局面。
一本《人类简史》,不到四十万字,就能从人类的祖先智人写到当今的科技革命,写尽人类的前世今生。这类一眼看千年的简史,应运而生。
也难怪目前市场上一窝蜂涌出了大量的“简史”和“极简史”,比如博集天卷的《七堂极简物理课》《极简亚洲千年史》,中信出版社的“极简”系列——《极简人类史》《极简海洋文明史》等等,全都是小薄本,销量都不错。
中信出版社的“极简”系列
而《未来简史》,30万字,每天茶余饭后读一个章节,不出一个星期,就能知道你死后千年世界的“模样”,这样的简史又怎会不吸引你读下去呢?
究竟我们该如何看待赫拉利所描绘的未来?它将来真的会实现还只是虚构的预想?日前,深圳知名媒体人王绍培做客《晶报》“周五读书会”畅谈此书。
王绍培指出,这本30万字的书涉及多方面的知识,有很多透彻到近乎解构的见解,基于算法理论、数据主义的逻辑推演下来的趋势令人惶恐不安,但它绝对值得我们阅读,并且不止一遍,因为赫拉利“冷酷的预言很可能是未来的大概率事件”。
王绍培:
赫拉利的预言可能会实现
Q | 谢晨星 A | 王绍培
Q:书中讲到的人类将战胜疾病、死亡等等,你认为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A:谷歌首席未来学家库兹维尔在2016年的一次访谈中提出,人类有望在2029年将实现永生。人类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所有的未知成为可能,这也是我们对未来抱有期待和幻想的绝对动力。
Q:赫拉利的书中有许多颠覆我们认知的观点,就像其中提到未来的数据主义,是完全否定人类自由意志的。作者认为我们一直以来所尊重的自由意志其实是“脑神经错乱的产物”。
A:这本书用这样一段论述来否定人自由意志的存在:让我们试着放空大脑一分钟,试着屏蔽所有的意识,显然我们做不到。我们连这样的事情都控制不了,何谈自由意志的存在呢?当然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投机性,并不能完全说服我们。
比如,如果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写诗呢,写诗正是自由意志的表现。很显然这说法是需要我们重新认识的,至少我们目前对它的认识还不全面。
Q:在当今中国,国人对于这样一本几乎是以推测为主的关于未来的书籍并不是能够轻易接受的,那么你在决定阅读这本书时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
A: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存在某种偏见,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抱有傲慢的心态,他们片面地认为某些观点并不符合自己的知识认知,所以不去接触它们,这是一种对知识的不道德行为。我决定读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提出的观点十分新颖,具有极大的启发性和探索性,读过之后才发现当中不仅有许多很好玩且很高级的历史八卦,而且还对未来世界作出了一种耐人寻味的预测,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Q:消灭疾病、实现永生、最终变成“神”,假使真的能够实现,未来也会变成精英的世界吧。
A:如果未来真是这样,那肯定跟普通人无关,最终留下的只能是少数精英阶层或是有钱的人,因为普通人很难获得长生不老的技术,只能属于被淘汰的群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本书描绘的未来非常残酷。
Q:那您觉得这本书所写的未来会实现吗?
A:从我们现在的科技发展和趋势等方面来看,我个人认为,我们未来的世界很大概率上就是书中所写的样子。
文字 | 谢晨星
编辑 | 罗婉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那些失踪于历史迷雾中的人、事以及谜 | 他们为什么不能完成复活与自我救赎? | 这位双性间谍81年的人生中,有33年在做女人 | 不只《美女与野兽》的贝儿,她们也同样掌握了命运的钥匙 | 他们说的话,可能将会成为阅读的大事儿 | 世界无妖怪,单调又无聊 | 香港巴塞尔够热,深圳当代艺术也很“燃” | 二十年前他在深南路边“捡到的孩子”,现在已登上了国际舞台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合作或转载,请联系后台